江汉路始名于20世纪30年代,曾有“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的诗名来形容它,也有“小香港”的提法,是武汉著名的商业街,街上还保留了30年代遗留下来的西洋建筑。江汉路上店铺达400余家,其中有经营特色的专业店和老字号90多家,近30个行业,终日人流如织,热闹异常。
景点信息
地址:汉口江岸与江汉两区之间,东南起自沿江大道的武汉关,向西北延伸,穿中山大道,至解放大道。
门票:免票
交通:可搭乘1路、7路、24、301、581、608、622、801等多辆公交车到达。
景点相关资料
位于汉口江岸与江汉两区之间,东南起自沿江大道的武汉关,向西北延伸,穿中山大道,至解放大道。沿路与黄陂街、洞庭街、鄱阳街、花楼街、江汉一、二、三路、铭新街、吉庆街等垂直相交,全长1550米。 宽度为10至25米,是武汉著名的百年商业老街。
江汉路是一条有百年历史的闹市街道,一直以来是武汉市的商业中心,也是武汉市的标志性街区,相当于北京的长安街和上海的南京路。江汉路全长1210米,是目前中国最长的步行街。东南起自沿江大道的江汉关(地图上是武汉关),向西北延伸,穿中山大道,至解放大道;沿路与黄陂路、洞庭街、鄱阳街、花楼街、铭新街、吉庆街相交。江汉路两旁店铺达400多家,既有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又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专卖店、专营店和连锁店。各商店临街橱窗全部为世界流行的透明式落地窗,展现出现代商业的风貌和各店经营特色,以方便游客光顾选购。
江汉路犹如一座街头博物馆,见证着江城武汉的沧桑巨变。游人到这里购物,除有各式各样商品可参观选购外,还能领略到多姿多彩的近代历史建筑风韵。例如一直被视为武汉象征性建筑的江汉关;曾经繁盛一时的人民饭店,璇宫饭店;孙中山先生亲笔所书“精益求精”店名的精益眼镜店;为抵制日货而开的国货大楼(现名中心百货大楼),以及亨达利钟表店,冠生园、四明银行旧址等均是。
此外,在紧邻江汉路的中山大道上,还可看到南洋大楼(原国民政府旧址)、水塔、民众乐园、以及中国银行、商业银行、金城银行、盐业银行旧址等;而江汉路街头上也不时可见反映老武汉人生活的铜雕,这使武汉这座繁华都市,流露出几分古朴和怀旧的情调,同时也体现了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融合。
历史沿革
江汉路自沿江大道至花楼街段,曾是清末英租界的“洋街”,在近代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于1890年绘制的《武汉城镇合图》上,此段以东为广利巷。清末,随着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此段兴建了不少银行大楼,街道也拓宽至12米,主权为英租界侵占并改名为太平街。
1906年起,“地皮大王”刘歆生首先从江汉路一带湖塘填起,逐渐填成江汉路后花楼至铁路外土路基,形成歆生路。辛亥革命后,华人资本家迅速兴起,不到10年时间,江汉路一带变为汉口繁华的商业街。民国初年的《汉口竹枝词·歆生路》中描绘当年江汉路的繁华景象:“前花楼接后花楼,直出歆生大路头,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
历史上,江汉路实际上是华人与洋人的分界线。江汉路西面的花楼街、黄陂街以及毗邻的大兴路一带是民族工商业者开设的店铺、作坊、前店后厂型的食品店。而其临街基本上是帝国主义国家和官僚、民族资本家开设的银行、公司和商店。加上江汉关轮渡码头迎送客源,营造了江汉路的商业氛围。
1927年,我国收回汉口英租界,太平街和歆生路改名为江汉路。现今在江汉路遗留下13幢近代优秀历史建筑,就是江汉路繁华商市的历史见证。
继1999年9月北京具有700多年历史的王府井和拥有150年历史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相继开街一年后,在2000年9月22日一个黄花满地的季节,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武汉江汉路也以风姿绰约的鹤发童颜迈进了都市步行街的华尔兹。至此,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天津和平路、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武汉江汉路成为中国大都市的“五朵金花”。
江汉路特色
风格各异的建筑、美丽的亮化工程、耐人欣赏的“汉味小品”、中、西餐饮的大比拚、繁华的商业文化同台竞“演”,这为该街营造了良好的休闲观光的浓浓氛围。
为充分挖掘百年老商业街的潜力,创建品牌商业街,江汉路步行街路边不再设“路肩”,除金融业、金银珠宝业外,其他商家均拆除卷闸门窗,安装通透落地式玻璃门,整治、装修营业场所,合理布局店堂,增加灯光照明,装饰店名招牌,使街景与两边店铺落地橱窗连成一体。行人观景、行走、购物有如走进一家“巨型露天商场”。
江汉路步行街处处体现人本特色,沿途广场、绿地、园林小品、休闲坐凳、背景音乐等一应俱全,逛累了,可以坐下来歇息,如要赶时间,两辆外观新颖、小巧玲珑的电动汽车也可以“随叫随停”地带着客人观光、购物。街面上全程使用电子监控系统,16个摄像机镜头为步行街路面、店面、行人提供24小时的安全服务。1985年底,江汉路步行街地区被国家商业部命名为“全国文明商业一条街”,2000年,江汉路步行街地区被纳入“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