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童古镇,是一座不凡的江南明清时期的民居原版,是一幅古韵浓重、活色生色的乡村画,一段美仑美奂的江南丝竹调。始建于宋末,盛于时清,至今仍保存有1300多间各式古建民居。走进那里“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活水”,八卦水系,流水哗哗,碧水幽幽,流遍家家户户,不似水乡,胜似水乡,是欣赏浙东民俗文化的好去处。不但是“浙江省旅游城镇”,也是“浙江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景点相关资料
前童镇位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浙江宁海县西南,东邻城关镇,南接一市镇,西畔岔路镇,北靠黄坦镇,距县城14公里,是宁海后花园。近年来,前童以其民居布局奇特、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整而声誉鹊起。白溪水缘渠入村,挨户环流,家家连流水小桥,户户通卵石曲径。
前童给我们更多的,是它贵族般的沧桑。这种沧桑的、憔悴的美丽,更令人心动……
到前童,最好先去登鹿山顶。那儿可以俯瞰前童全貌。鹿山不高,因形似卧鹿而得名,当地则视为吉祥神山,世世代代严加守护。
与鹿山遥遥相对的塔山,虽然至今古塔无存,但两峰相峙,泽被前童,另有含意。民风醇厚的前童人给她们起了两个文绉绉的雅名:鹿阜斜辉和塔峰晓日。古镇,也就在这两座并不高大的山麓之间洋洋洒洒地铺展开来。
从鹿山顶隔溪南望,正前方便是石镜山。那儿因山中有一巨石,光滑如切,每逢雨天,水漫石面,光亮如镜,故名。山的脚下驻着一个小山村,村的东头,依然保存着挂有“正学遗风”匾额的“石镜精舍”,为明初的童伯礼所建,已有悠悠600余年。为开启文明,童伯礼拿出多年收藏的六经群书数千卷,聘请了当时为朝野推重的方孝孺前来讲学,课教子弟。方孝孺曾二度在精舍讲学,历时四年之多,与童伯礼共同奠定了儒乡基础。前童,仅明清两代荣赝秀才以上功名者202人,现代和当代又有教授、博士、留学生等400多人。
鹿山的北方,有座山峦层叠,神秘峻秀的梁皇山。那儿山色宜人,流水不绝,瀑潭棋布,古迹众多,梁皇寺、梁皇簪等佛教胜迹,在上海、台湾等地影响颇大,香客络绎。那儿不仅有“仙人塔”、“隐字石”、“方竹和紫竹同栽一山”、“小村36姓”四绝,还是《徐霞客游记》的第一宿营地。自古以来,都戴着浙东名山的桂冠,无论哪个版本的古地图,有宁海必有梁皇。
“回字”结构的八卦街巷
古镇的建筑多为明代建筑和仿明代的清朝建筑,建筑的屋基也大多为卵石垒成,这使得整个古镇多出几分山野的气息。说到江南古镇,总不免要和小桥流水相连。似乎唯其如此,才相匹配。前童也是小桥流水人家,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景致。
前童镇位于宁海西南,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丰富的江南古镇。沿着卵石铺就的小径,我们步入前童古镇。古镇的建筑多为明代建筑和仿明代的清朝建筑,建筑的屋基也大多为卵石垒成,这使得整个古镇多出几分山野的气息。与众不同的是,古镇的街巷异常狭小,建筑异常密集,身处其中就如走迷宫一般。
村落是按“回”字九宫八卦式布局的。南街北街是外围,花桥街、石镜山路、双桥街为内围。村中老街、小巷布置有序,祠堂、水井、渠道错落其间。童姓祖先按照八卦原理,把白溪水引进村庄,潺潺溪水挨户环流,人人可在溪水中洗菜净衣,真是家家连流水小桥,户户通卵石坦途。青藤白墙黑瓦,石头镂花窗户,雕梁画栋门楼,苍凉中显现出昔日曾经的繁华。
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
比起一些出名的古镇,前童还是未开发的古村落,走在幽深的巷子里你甚至有可能看到家养的猪,或是不经意掉下来的蜘蛛。可是,却也少了商品经济的侵袭而更好的保存了民风民俗。墙是因为沧桑而灰暗的墙,房是因为年久而灰暗的房。
前童古建筑众多,老街两旁都是长板门面的店铺。紧临老街是一幢幢工艺精致、至今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梁枋门窗上满是雕饰,精巧的跃鱼马头墙和脊塑墙花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
五福临门
建于嘉庆年间。这左右对称、高耸入云的马头墙,俗称“五岳朝天”,高峻险美,且有防火挡风的功效。马头墙是古代江南富户官宅威势的象征,据说级数越多,职位越高。墙面嵌着雕花石窗,外墙上塑浮雕文字,墙尖塑着冲天而起的跃鱼和飞龙,寓含“鲤鱼跳龙门”之意。
门柱上那两只活动的倒挂狮子,门墙上一对瓷盆中各饰有5只飞舞的蝙蝠,象征着五福临门,这就是宅名的来历。大祠堂,建于明洪武18年,门口竖有2对长方形花岗石桓杆夹。祠内天井宽阔,大厅有32根大圆柱,好比32颗象棋子,隐含全局一盘棋之意;每根柱子中间大,两头小,是典型的隋唐风格明式建筑。
大祠堂
建于明洪武18年,门口竖有2对长方形花岗石桓杆夹。祠内天井宽阔,大厅有32根大圆柱,好比32颗象棋子,隐含全局一盘棋之意;每根柱子中间大,两头小,是典型的隋唐风格明式建筑。
“职思其居”
是清代举人的居宅,红条石门台上刻着“量入为出,勤俭持家”的家训。庭院为当地典型的四合院二楼木结构,院内各房既有严格的老幼尊卑划群,又融融一堂,极富人情味。天井里遍地是用卵石铺砌的金钱状图案,蕴含“金钱铺地”之意。
一个活着的生动小镇
看到大量原住居民在这老房子里日复一日真实生活的画面,他们可以不被游人的目光打扰,在外人乱乱杂沓的脚步里心安理得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古镇容易让入亲近,不论你在哪条街巷。只要面含微笑,一股感人的温馨便扑面而来。这里家家门前皆临水、依水、面水。四合院是宁静的,你可以随意推开门进去,有时也会碰到几个劳作的匠人,他们也并不与你答话,甚至不会抬头留意你是否将宅子里的东西顺手牵羊。
前童是一个活着的生动小镇。走进前童的卵石小径,路边是幽碧的流水,身旁是青砖墨瓦,镂棹雕棂,脚下是嵌图道地(天井),它们历经风吹日晒而古貌犹存,看那已成青黑色的梁柱、檐瓦,以及寂静屋檐上那些风中瑟瑟摇晃的野草枯茎时,耳边仿佛传来远古的声息,那声息幽忧如诉,宛若落在窗前檐下的雨滴,凄清,缥缈……如若在淫雨霏霏的春日,更显出其曾经沧海的古朴与肃杀,也更能体味出古镇的纤丽和清幽。
当地传说、典故
濠公引水:前童虽处白溪沿岸,但水利条件较差,年成的丰歉,常常取决于天时。在明正德年间,有一个名叫童濠的人决习在白溪上游引水灌田。于是,他发动全村老少,但这一切沃土,都属一些豪户,童濠三番五次提出以高价收买,他们就是不肯通融。急坏的童濠只好跑到南岙,与住在那里的娘舅商量。他娘舅是个有功名的读书人,深知兴修水利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官府昏庸,要想事成,非得靠金银铺路不可。可是向外甥授一计:在鹿山顶上放三口大稻桶,下面填满沙土,上面堆着银子,阳光下,闪闪发光,方园五里十里,一目了然。同时放出风声说,能通融就通融,不行就用这些银子来打官司。几户田主一见这阵势,只得相让,砩口一开,清清的白溪水汩汩而来,流入百渠千沟。
获得丰收的前童人,不忘记先人的功德,于是衍生独特的纪念庆祝方式——行会。即每年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举行流动的元宵灯会。灯会以鸣群锣、抬鼓亭、放铳花等程式进行。人们手提的、肩挑的、车推的数百面铜锣,穿走大街小巷,声若万马奔腾;入夜,各房小伙抬出18杠造型精致、风格各异的鼓亭,缓步而行。鼓亭上祖公偶像端坐,灯饰高挂,宛若金龙狂舞,气势磅礴;尔后,用硝磺、木炭等自制而成的铳花筒(类似于焰火),搬上高棚施放,色彩缤纷。灯会活动期间,各地观赏人群,蜂拥而来,争睹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