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依悬崖而建,建筑材料多以石头和木材为主。一条木架的栈道是村里的大街,人走在栈道上如同置身半空。这里的生活方式仍然比较传统,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大牲畜,村里的生活必需品都是靠骡马运送的。莜面、豆面和土豆是村民们的主要食物。村中的山泉长流不断,是全村日常生活的水源。
景区相关资料
浑源悬空寺为世人称奇,然而宁武县清真山风景区内,背倚悬崖,面临深渊,近一华里的绝壁上也建有空中楼阁。这就是王化沟村,村内的房屋因崖就势,如悬空寺一般挂在山腰上,因此被人称作"悬空村"。整座村庄建在海拔2300多米的峭壁上。从崖底抬头仰望,空中楼阁升起袅袅炊烟,洁白的羊群就像天上的云朵,极似天上人家。
这个深山中的古村落,说它有点原始都不过分。然而,就是这份古朴,令悬空村如今成为清真山风景区内,以悬空民居建筑和深山民俗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旅游点。
天上人家"悬空村"
山西的母亲河汾河,发源于宁武县内东寨镇西北约一公里处管涔山脚下。东寨镇的原始次生林海中,绝壁上的"悬空村"奇观深匿其中,还未被世人所熟悉。
进入悬空村所在的王化沟,奇峰矗立,峡谷绵延,崎岖的进山路随山势上升。车可到处,目测离山村有一二里的样子,而垂直高度大约百米多。这里连一片较为平坦的地方都难以找到。
王化沟村整个居于半山腰上,村庄顺崖就势而建,从谷底仰望,好似空中楼阁。
整座村庄背倚悬崖,面临深渊,分布在近一华里的绝壁上,海拔2300多米。村西石崖上耸立着一块长条巨石,村民亲切地称作石人,村庄所依托的大山也叫做石人山。村民房屋,依崖就势,高低错落,坐北向南,避风向阳。
因山腰悬崖空间狭窄,房屋后部坐落在崖石上,前半部则悬空而建,下面以竖立在天然石壁上的大木柱支撑,看似危险,实则相当坚固,至今仍有清代建筑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村中户户相连,且形不成进深。房屋多以石头和木材为主,院墙和房基是石头垒的,但梁柱、檐脊、门窗全是木的,不少房屋窗户还是木头窗棂糊着窗花纸,村里随处可见整垛整垛的圆木。骡、马、牛、羊、猪圈虽然不像住人的屋子讲究,但都经过精心策划,合理布局,这样牲口不至于掉入万丈深渊。
地盘不足,就向空中伸展,因此还有许多楼阁式建筑。进出其间,全靠木梯上下。在阁楼上凭栏远眺崇山远岭,俯看松涛绿浪,户户炊烟袅袅,极似天上人间。游人至此,凭窗览遍万顷苍翠,倚门望尽百里云海。整个村子面向峡谷,房前无院,只有一条走廊。各家走廊之外多用木料横竖组合,悬于空中,铺就木板,这便是村中唯一长约不到一公里的道路,也是连结每户贯穿全村的路。路的里侧是山坡土地,而外侧则是由圆木搭的空中栈桥,下方有立木支撑---形成了罕见的"空中栈道"景观。游人走在这种极似古栈道的街上,所感觉到的悬空惊险,堪与杂技演员走钢丝相比,但实则有惊无险。在村子栈道上,不时飘来白云般的羊群,闪过翻山农作的村民身影。
唐人笔下的清真山
悬空村所在的清真山风景区,早在唐人的笔下就有所体现。杜审言诗中就描写清真山"迸水落遥空"、"道束悬崖半"。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的《山西通志·山川》卷中也称清真山是:"山殊郁秀,形似屏,巅有泉垂下,悬珠喷玉,号为水帘山。"
历史上清真山中,大多数寺庙也同样构筑在高距地面数十米或百米以上的半山悬崖上,如金安寺、罗汉殿、西禅院、普同寺与观音庙等等。这些形同悬空一般的寺庙几乎全部都由高崖栈道相互连结成一体,人行其间,正如杜审言诗中所讲的那样,即所谓"开塞随行变,高深触望同"。
至今,这里的山村居民仍然犹如古代一样,将其居室院落构筑在高距地面百余米处的悬崖半山之上,互相来往的道路也依然采用悬崖栈道。当地将这些具有典型古风特色的居民尊称为"天上人家"或"栈道人家",这里的居民仍然保持着一种睡火炕、点油灯、走栈道的古老风情民俗。
世外桃源的苦与乐
深匿于深山老林中的王化沟村,现仅生活着三四十口人,和如今大多数农村一样,村子里许多人曾外出打工谋生。全村共有零散可耕山地700多亩,但近年来,由于人口、牲畜不足,约有200亩耕地近乎荒废。
王化沟村民的生活方式比较传统,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大牲畜,村里的生活必需品都是靠骡马运送的。莜面、豆面和土豆是村民们的主要食物。村中的山泉长流不断,是全村日常生活的水源。
这里的居民出山很不方便,比如去乡政府,站在村里就能看见,不足一公里,但要下六七百米的垂直深沟,没有几个小时是下不去的。回村往上爬那陡崖,更艰难。
小村虽贫穷,但非一无所有。这里不缺水,不缺柴,睡火炕,烧木薪,靠山吃山。他们除上山放牧、种地外,刨点药材,采点蘑菇,搞点山货,换来油盐酱醋,石碾石磨,肩挑背扛,尽可无忧无虑地过日子。
悬空村的人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坐在农家的热炕头上品尝热腾腾的莜面、山药蛋,别有一番风味。民居简陋但温暖,村民敦厚朴实,在木围前石屋下暖阳中,聚集了闲叙着生活的人们。在这宁静自然的造化中,形成了悬空村特有的一种温馨。
村民的风水宝地
外人很难理解王化沟村的村民为什么选择这么一处险峻而闭塞的地方生活。据传,悬空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乾隆年间,他们的祖先为躲避灾难和战事,来到这人迹罕至的宁武大山深处,在半山腰上建起了这处较为安全的家园。
一位当地村民说:"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已经习惯了,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也有的村民说,这里更靠近水源,所以他们的祖先从更深的山里搬到此处。至于为什么修建这样的住宅,村民们说一方面是为了少占耕地,另一方面是让敌人无法攀爬,村民的生命求得安全保证。
依村民所指,在山崖间,还有两处"古崖居",相传在遥远的过去,那是古人依崖蜗居之处。借得望远镜,确实看到了天然形成的山崖间,有形似房屋的破旧建筑。据说,早先还可以攀登上去,现在已无路可循。
我们无法考证确切的历史缘由,但"悬空村"的先民,选择了这块远离尘世、山清水秀之地,求得一份自在和宁静,在当时来看,不能不说是一个较为明智的选择。
独特民俗旅游卖点
谈起悬空村的未来,村民们纷纷叹息。由于生活的艰辛和环境的封闭,许多年轻人无法娶妻成家,村子里的孩子也面临着上学的难题。如今,村子里不少人家已陆续搬出村子,在交通相对方便的宁武或东寨乡落户下来。如果这样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很可能在若干年之后,此村再无人居住,这种民俗文化也将消失。
从2007年12月开始,山西省对全省像王化沟村这样的130个古村落开展了抢救性保护工作。然而,保留这种民俗文化的途径,就是提高村民的收入,把人留住,才能让悬空村的特有民俗文化得以保存,让更多的人领略此奇丽景观。于是,宁武县旅游局把悬空村的旅游开发列入了规划中。
宁武县旅游局有关人员介绍说,在宁武县境内,悬空村共有三个:王化沟村、五花山村、曹家梁村,三村相距很近,分别建在悬崖绝壁间,远望好似空中楼阁,天上人家。其中,王化沟因条件较为成熟,已经列为管涔山民俗景点供人游览。为了方便游人到达,开发旅游,当地在村子入口处修了一条小水泥路。
2006年6月18日,忻州市推出的四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中,就有管涔山特色村落一日游:具体线路为"林海扁舟"坝沟湾---"深山兵工厂遗址"沤泥湾---"管涔三大悬空村"之一的王化沟---"宋代古城"宁化村。悬空村的古朴,受到不少太原和周边省市"驴友"、自驾游客的追捧。如今已经成为清真山风景区内,以悬空民居建筑和深山民俗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旅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