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到达泸沽湖畔的落水村,我们就在村里乱逛,这是一个宁静的村落,村民们过着 一种悠闲自得,跟都市人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们对游客非常友好。不经意推开湖边一 间叫湖思茶室的门,外边不起眼的茶室里面却布置得非常有个性。店主是四川来的唐 斌、杨竹夫妇,他们四海为家,每到一个喜欢的风景区都会住上几年,三年前他们来 到泸沽湖,迷上了这里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于是居住下来,并开了泸沽湖 边唯一的可供游客聊天、座谈的这家茶室,在茶室二楼,我们碰到不少志同道合的自 助旅游爱好者:一位上海来的旅友刚做了从虎跳峡到泸沽湖的徒步旅行,正在这里休 整,准备返程;一个杭州来的大学毕业生通过朋友介绍,准备把考研究生前的三个月 时间都呆在这里,正准备第二天跟一位重庆来的女孩去环泸沽湖徒步旅行;一位昆明 来的大学毕业生利用在孤儿院做义工的空隙时间来这里旅行。四面八方来的旅友把茶 室当成了聚会的地方,大家在这里谈感受、交流信息,很快就成了朋友。
泸沽湖吸引众多的海内外游客,除了其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那神秘的人文色彩。居 住在湖畔的摩梭人至今完整地保留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母系大家庭, 摩梭人男不娶、女不嫁,婚姻双方终生居住在母家,实行走婚制度,这里也被俗称为 “女儿国”,到这里来的游客很多就是冲着这种神秘感来的。我们当然也想探究一下 “女儿国”的秘密。
到达泸沽湖的第二天早上,我们在所寄宿的阿青家吃早餐。一进厨房,主人就为我们 一人端上一大碗自酿的苏哩玛酒。摩梭好客也爱酒,在阿兰家吃烧烤时,我就很惊奇 地看她家里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子因喝醉酒而走路歪歪咧咧。泸沽湖畔那些摩梭人的房 子都是新改建的,但厨房都是保留原来的,这里又称祖母房,里面终年生着柴火,可 以取暧,平时一家人就围着火塘吃饭,火旁有一张床,是家里辈份最高的祖母睡的地 方。我们就坐在火塘边品尝酥油茶,听阿青的舅舅讲摩梭人的风俗习惯。厨房里给我 印象最深的是门口边的一个十几层的木架,每一层架上都放着一头猪肉。摩梭人每年 年底集中宰猪,把生猪的骨头、瘦肉去掉然后晾干,制成猪膘肉,供平时慢慢吃用, 有些锗肉已经放了十几年,听他们说是放的时间越长越好吃,不过我可不敢苟同。我 想这种古老的饮食习惯肯定跟以前生活水平的落后有关。但现在湖边的摩梭人由于有
旅游业的收入,生活大为改善,现代气息越来越浓,跟以前已大不一样。除了农忙时 期,平时各家轮流派人参加划船和篝火晚会的表演,人们生活过得悠闲、轻松。跟这 里的年轻人谈话,他们说在村里没事干,年轻人想到外面去都快跑光了。虽然湖边摩 梭人的生活在变,但他们独特的文化和纯朴的民风却还保留着,不少跑到外面去的摩 梭人适应不了城市的生活又跑回来。由于是旅游淡季,那天晚上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 一家有卖饭菜的摩梭人家,里面还有几个住在那里的客人在吃饭,我们刚坐下,又有 几个游客到这里来找饭吃,但主人却说他们人太多自己忙不过来,并介绍他们到湖思 茶室去吃饭,这在现代的商业城市里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一些在湖边住的时间比较 长的游客都与当地纯朴的摩梭人结为好友,舍不得离开。但是,开放的泸沽湖正在接 受外来的现代文明的挑战,古老、独特的摩梭文化还能一直保留下去吗?
在泸沽湖的第二天晚上,我又跑到湖思茶室去。唐斌在这里附近一带作了旅行,发现 大多数地方还很贫穷,很多儿童失学,于是自己倡导成立一个教育基金会,帮助失学 儿童重返校园和当地学校改善教育设施。捐款的大都是到这里来的游客。那晚我去打听 助学的事情,听唐斌聊天,后来茶室角落里一直坐着的两位上海来的女旅友也跑过来说想听我们 聊天,大家一起聊到深夜。不少住茶室里的客人都自己烧菜吃,唐斌也一直请我第二 天晚上过去做几个家乡菜,我犹豫了一个晚上,由于时间关系,第二天早上还是走 了。
作者:cgn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