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如诗如画,犹在梦境。人文景观古朴典雅,古城民居曲折有致,高低错落,小桥流水。
在古城的背后是高高在上的神秘的玉龙雪山古城的河水就来自雪山,纯净而神圣,小溪边,垂柳下,我坐在藤椅上,面前的木桌上铺的是蜡染的青兰色图案的桌布,喝着普洱茶,品着丽江粑粑,脚下一只小白狗正安然入睡,溪边零零散散有村民在洗菜,还有人在路边下棋,沿街是标有各种文字招牌的店铺。街上不断有各种肤色,操各种语言的人在闲庭漫步,我都有些怀疑眼前这一切是否是真实的,好象发生在梦里一样,我真希望时间能够凝固在这一刻,我就在这里,变成一座雕橡,永远地守在这小溪旁。我感到这就是我一直在寻觅的梦中的香格里拉。
这就是大研镇,即人们长说的丽江古城。我是在公元两千年的七月份来到这里的。这个季节,在中国大部分的地区正是炎热的夏天,然而在这里,我却不得不穿上外套。这里的海拔在两千五百米左右,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到高原,会略微感到不适。开水到了七十度就已在沸腾,煮出来的米饭也是半生不熟,有些夹生,我们知道云南有个十八怪,没想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八十一怪,其中“丽江的米饭像子弹”就是这八十一怪之一。
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心情,这就是我在丽江的感受。在新华街翠文段114号,有位姓何的卖扎染的纳西族姑娘,长着乌黑的长发和大大的眼睛,在哪儿我买了条蓝底白花的扎染手绢,送给远在北京的朋友。扎染与蜡染不同,扎染是先用线将织物按所需花形扎结,然后放入染液中,形成特定的花纹。蜡染是先用蜡在织物上画出图案,然后入染,再沸煮去蜡,有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沿街的木柱,木门,木花窗,古色古香;店铺前身着传统纳西族服饰以及正在织麻的老妈妈,古朴而悠闲。丽江古城的街市单街独巷,各具特色。转过积善巷,来到新义街,这里是古城的洋人街,连接着积善巷和密士巷。在这条街上东西文化融会贯通,风格情调多种多样,各有不同。而且街市傍河,小桥垂柳。脚下是由五花石石板铺就的茶马古道,在东岸可选购古玩字画,服饰,木雕,等纳西族工艺品,在西岸可品尝丽江粑粑,面果饭,酥油茶,鸡豆凉粉,千张肉等纳西族风味,或者去相邻的蓝页等西餐馆换换口味,也可以在河边的小酒吧里与朋友聊天或上网发个EMAIL。
纳西古城保留的明清民居建筑群多为“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的庭院结构,特殊的是其屋外房梁上垂下的木版,在木版的下端都有不同的雕花,鱼形的代表“年年有余”,表明家境富裕。花形的表示家中“有女待嫁”,桃形的表示“桃李满天下”说明这是老师住的地方。
向前走,在密士巷的一个缓坡处,你会发现一个独具特色的井泉-“溢璨泉”。泉水出口处用石条砌成一个护栏,把泉水围成一个潭,泉水晶莹透亮,圣洁无暇,清冽甘甜。此泉是单眼井,为饮水专用,泉边备有小碗,方便过路人饮水,另外还有一块石碑,刻着护井公约。传统的古城井泉,多为三眼井,比如在文明巷东河水旁的甘泽泉,井泉按着水的流向,由上至下连成三个水潭,第一泉为饮水专用,第二泉为洗菜专用,第三泉为洗衣专用,三泉一体,各有其用,可见古城民风淳朴。
古城之水源自玉河水源头黑龙潭,由玉龙桥流出便一分为三,成为东河,中河和西河。其中中河流经密士巷一直到大石桥附近,大石桥建于明代,因桥下河水能看到玉龙雪山的倒影,又名映雪桥。桥为双孔石拱桥,桥长十米,宽四米,桥面铺砌五花石,连接着密士巷和四方街。夜晚来大石桥观水,水中望月,波光粼粼,水流相激,叮叮咚咚,不绝于耳。如果运气好,还能看到放荷灯,送纸船等传统习俗。穿过大石桥,便是著名的四方街了,传说当年木氏土司让手下人按照他的印章,用五花石在古城中心铺成了约四百平方米正方形的广场,由此广场有四条街道,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和新华街,由此向四面延伸,每一条街道又有数条小巷再向四周辐射,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的古城集市,四方街也因此有权镇四方之意,整体的古城形状竟然反映了中央集权的思想。四方街摊贩云集,游客熙熙攘攘,各类百货琳琅满目,古老的手工艺品,现代的生活用具,还有纳西族的传统食品,让你目不暇接。夜晚时分,人们在此燃起篝火,围成一圈,打跳欢歌。
纳西族的文化多姿多彩,汉族,白族,彝族,藏族,纳西族以及西方的文化在此融合交会,古老的东巴教,臧传佛教,基督教在此兼容并包。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被称作“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纳西白沙细乐以道教洞经音乐,儒教典礼音乐为载体,保留部分唐,元,明的辞,曲牌,杂曲音乐和纳西族古乐的特点,集各流派音乐之优点,形成独特的东巴音乐,被世人称为“和平之音”。我希望这和平之音能够永远演奏下去,让世世代代都拥有梦中的香格里拉。
作者:datoul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