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火车,一位穿着便服的小伙子问我们是否一定要去九乡,我们异口同声的做了肯定的回答。于是他说:“参加旅行团便宜又实惠,为什么不去参团呢?”我们对他对我们想法的了解程度表示惊讶。他告诉我们,他就是早上劝我们去石林的那位彝族小伙。我们惊奇的睁大眼睛,说:“看不出来啊,怎么和早上一点都不一样呢?”简直是盼若两人。于是我们向他咨询附近那里有夜市,可以让我们解决肚子的问题。并努力劝他和我们同去,他说自己要去买喇叭,表示和我们不同路。我们让他带领我们去售票处,因为计划后天就要去大理,所以还是趁早定好票。否则,到时候没有票走不了是要多浪费一天时间的。买了票,我们三人说,天色已晚,估计买喇叭的已经关门了,希望他能和我们同去吃夜宵。言谈间就到了他的住处——“乘务员之家”。他向我们介绍了同宿舍的庚老师和他的高师弟,并称呼高师弟为高××(念叉叉),高××则告诉我们:他的师兄是“韦小宝”,因为姓保。王副团长要穿彝族的服装照相,便缠着小宝借了一套女装,大家开着玩笑,并合了影。然后和高××及小宝一同去吃火锅,因为庚老师说什么也不肯去。
慢慢的散着步、聊着天,就走到了他们经常就餐的地方,吃饭间,高××告诉我们他之所以称作叉叉的来源,并告诉我们他是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区长大的,彝语不如小宝的好。小宝是石林土生土长的,他的彝语都是跟小宝学的。告诉我们三月三的时候是彝族的重大节日,是比较热闹的。年初时家家户户吃杀猪肉也是彝族的一大风俗。并详细的向我们诉说了他们彝族的抢亲经过。让我们如痴如醉的渐渐了解这个神秘的民族。同时叉叉还告诉我们一些“摩梭人”转山节的来历,以及傈僳族的人怎样过“阔时节”,彝族人的好客和豪爽真诚的写在他们的脸上。我们约好,如果小宝第二日不带团的话和我们同去九乡。
吃完饭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了,由于喝了些他们的土特产玉米酒,我有些飘飘然了,脚步不大听使唤。阿尼〔彝语中对小姑娘的称呼〕席间为我们到了两大听玉米酒,我只喝了一小盅居然就这样了,而小宝和叉叉喝了至少一听半,怎么都什么反应也没有,看来还是海量,怪不得他们说那么点酒只是漱漱口而已。被晚风吹一吹便有一些清醒了。我们说起白天学的彝族舞,小宝和叉叉又给我们跳了一些花样的彝族舞,我们跟着学,还跟着他们大声的用彝语唱“额思栗吗嘞喳喳,额思勰吗嘞啕啕”〔音译,意思是我们汉族和彝族大团结〕。异乡的大街上五个跳动的年轻身影有些轻狂,不知天高地厚,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放松和愉悦。
终于最后一班车将我们拉回了住处。我们兴高采烈的向同行者表演自己白天所学到的彝族舞和彝语,他们都笑我们像小孩子。大家彼此交换的白天所遇到的事情和以后的行程,商讨第二日的能否一起游玩,我们决定还是不同大家一块,因为这样我们会有精力一些。
作者:lnsh_je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