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提笔,却总是不着一字--实在是觉自己难以描述出它的古朴,它的厚重,它的平和。可是,几天来,这个地方却老往我脑子里钻,让我不得安宁。于是,不得不提起笔来,试着尽力说些感受了。
因为尚未开发,故而也没见资料介绍。到得此地,仍是不得而知--不收门票,没有旅游相关的人员,自然也没有人和资料介绍。问了街上住的老人,也说不出多少,只知很早以前,这里是长江边,这条街是江边的一个渡口。不过,也正因为此,这里才那么的幽静!我们一行数人--在这条古街游览的一个钟头里,除了我们一行,只见到两位游览的人和几位写生的画家。
这里有高高的山墙--不知当初是做什么用场的?用做拦江水?防盗?还是仅仅是为了行人的安全?毕竟,当初,这边上就是滚滚长江!今日,长江已然远离,可是,留下了这座古渡见证着曾经的历史。不知这山墙可承载了多少厚重的故事?山墙边,残垣断壁也在无声的诉说着这里的沧桑。尤让人惊讶不解的是,这里的拱形的厚厚的门洞竟有四重之多--沿路而上下,高低错落着这四重的门洞,为什么要这么多?不解。却因了高低层次清晰,远眺重重门洞相衔相环,拍照是绝佳处了。更因这里未开发,可以悠然的拍,可是除却了排队拍照,边上还要不断有人维持秩序,最后照片的背景上还是免不了其他游客的扫兴。正是感受古、幽的好地方。古街尽头,是一亭。里堆满杂物。亭脚下是向下的长长的石阶,为待渡亭也。那石阶昔日通乡长江渡船,依稀看到--旅人在此等候着渡船,是出仕?是经商?是归家?是志得意满?是失意落魄?都不得而知了。只有长江,千古奔流着。
不过,这里要开发了。触目所及,民居墙上,可见“拆”字。在为这个古渡得到重视欣慰的同时,也不禁有担忧:有多少历史的痕迹被开发成了不伦不类的仿古景点?而且,千人一面!与其说是开发,不如说是破坏。一个景点的风貌必须与其独特的文化相融,才和谐,才有生命力。唯望镇江的旅游开发部门能保护性开发,修旧如旧,千万别搞成一切围着钱转的大杂烩!
雨中,斑斑履痕印在了古渡街上。幽静的街上,似乎听得到历史的回声。希望下次重游时,看到的仍旧是古渡!
作者:yru3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