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城与襄垣两县搭界处有一座海拔1807米高的广志山。广志山俗称广志垴,又名中阳山。此山巍峨险峻,峭壁如削,峰头耸入天际。晴天丽日,在此登高望远,百里之内,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胸志开豁,故从黎城乘车西北行30公里,使可以到达广志山的山腰。这里腹地坦阔,草绿如茵,林泉相映,环境幽美。
基于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解放以后,黎城县在这里建立了药材场,进行经济开发。他们种植品质优良的党参、连翘、黄芪、紫胡等数十种名贵药材;还饲养着许多活泼可爱的梅花鹿,鹿儿活蹦乱跳,煞是好看。每当春夏之际,此地林木青翠,鸟语花香,景色十分迷人,在这苍山翠松之间,掩映着一座千年古刹---老君庙。老君庙始建于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是上党地区员古老的寺庙之一。供奉的乃是道教鼻祖、曾将孙悟空炼成钢筋铁骨、火眼金晴的太上老君。老君庙在古时曾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前后三殿,一殿更比一殿高。大殿悬梁挑角,雕梁画栋。可惜年久失修,现仅存梳妆楼、戏楼和厢房数间。从老君庙沿山径小路攀援上山,山石层层叠叠,青苍扑野。约行二里许,便可直达峰巅,峰尖有二个,相距20余米,中间有一条高达9米的人造天桥相接。这两个峰顶,高接云天,上面分别建玉皇殿和碧霞宫一座,相互辉映,蔚为壮观。隔日登临山巅,上抚兰天,下履松涛,如临仙境一般。
在这里放眼远眺,八百里太行干山万壑,峰峦叠翠,气象万千,使人神移目眩,心胸豁朗。自古许多名人雅士在此登高言志,留下过许许多多诗篇。真是“凌巅始识天地雄”。清朝名士李洁登峰之后,赋诗赞叹:“归途还与银蟾接,带得天香下暮烟”。足见诗人迷恋广志之深。“登上广志垴,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登临广志山的游人络绎不绝。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两次传统庙会,规模盛大,香客无数。赶庙会的绝大多数是黎襄两县的百姓。
提起广志山的奶奶庙会,还流传着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襄垣县城北关住着一户姓王的人家,老夫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取名叫王招弟。这个招弟长到十七岁,仍没招来一个弟弟。老俩口相随上山烧香求子。谁知这招弟不守“本份”,她不顾当时未婚女子不能上山拜佛的封建规矩,竟然悄悄地跟随而来,到了山上,老俩口到庙里烧香,招弟妈突然发现招弟也跪在自己身后叩拜。她非常生气,就冲着招第骂道:“我的姑奶奶,谁让你来的?”随手一巴掌打在招弟头上。不料一巴掌击中要害,把招弟打死了。招弟死后,人们就把她“说骨亲”嫁给一个黎城人埋在广志垴上,据说她成了神。人们为了纪念她,给她塑了像,修了一个奶奶庙,自此以后,“奶奶庙”香火不绝,襄垣黎城两县百姓也就结起了“亲家”。黎城人见了襄垣人叫“小舅子”,襄坦人见了黎城人戏称“小外甥”。如此逗叫了数千年,谁也没意见。
广志山不仅有着秀丽的风光和优美的民间传说,它更是—座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胜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开来华北前线,以太行山为依托,开辟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后方医院就驻扎在这里。1941年秋天,总部特务团在地方民兵的配合下,居高凭险英勇地痛击了日军的进攻。这就更为广志山增添了光辉的色彩。今大的广志山,已经成为名闻遐迩的游览胜地。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黎城人民政府拔款修缮了古逊遗址,修筑了公路,提供了旅游服务设施,对这里进行了综合开发利用。可以预见,广志山一定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广志山俗称广志垴,亦名王至山,因其"山极高,清明之昼望万里,心志开豁",故称广志山。它位于山西黎城县城西30公里处,海拨1807米。广志山巍峨险峻,峭壁如削, 峰头耸入天际。山上有千年古刹老君殿,始建于南唐交泰元年(958年)。千百年来,登临广志山的游人川流不息。每年阴历四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两次传统庙会,规模昌大,香客无数。赶庙会的绝大多数是黎城和襄垣两县的苍生。
景区相关资料
广志山横跨黎城县的平头与柏峪两个山乡,主峰太皇顶海拔1799.9米。站在广志山顶南望,上党盆地一览无余;若再瞻顾左右和身后,则群山森列,峰壑起伏,此处景致当是数千里太行山脉中最为壮精彩的一幕。
从黎城县南部沿着浊章河北岸西去约40公里后,当又北折进入一条南北向的山谷,距离广志山还有大约10公里的路程时,广志山的主峰玉皇顶已是赫然可望。只见一峰陡直硕壮,怒插中天,立使望者顿感一种雄性的阳刚之气。
真是怪哉,何以此山仅远望其外形,就能立刻自然地让人感觉到一种充满力量的男性气概呢?偏偏许多第一次君临广志山者都有如此体会。天地自然与物种生命之间的巧妙契合、诡秘奇异,莫过于此。
太行山中段地区,民间自古多见女娲神庙,如清代潞安府一带一县之内常见有数十座娲皇之庙同时出现在百姓村镇之中,此乃属寻常之事。我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其百回章节中第一回的题目即是所谓的《纣王女娲宫进香》。据知小说所写商纣王当时所去的女娲宫也就在这一个地区。今天太行山东麓仍然完好保存的河北涉县娲皇宫,即与我们讲的广志山所在的黎城县紧相毗邻。
黎城县的广志山上也有一座娲皇庙,但显然娲皇庙在广志山的历史上从来就不是该山的主祀之庙,广志山上主祀之庙应是主峰玉皇顶上的玉皇殿,在此,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建在半山腰一块开阔地上的娲庙,很明显处于一个从属臣服的位置,可是广志山上现存的娲皇庙却比建在玉皇顶上的玉皇殿在建筑规模上大出数倍。根据广志山上现存古代碑刻资料可知,山中这些庙宇中至少有一些早在五代前后(即大约千余年前)就已始建。目前,娲皇庙仍保存着前后三进院落的规模,基本属明清时的形制。山门之内第一进院落是两廊与戏台。二进院落中主殿不知为什么被称作为"开山殿",殿中正位即是娲皇神主,侧旁则是所谓"襄垣小奶奶"的塑像。这里是千百年来民间已婚未育妇女到广志山求子的主要目的地。再往后去,第三进院落内最后位置是一座两层的楼阁式古代建筑,俗谓之"梳妆楼",实则属娲皇寝殿。然而不知从什么朝代开始,娲皇梳妆楼的下层却悄然供奉起了文殊、普贤、观音这些属于佛教中的菩萨。乍一见到这种场面,常有瞻仰者感到愕然。女娲乃华夏民族起码在5000年以前的史前始祖之神,文殊、普贤、观音这些佛界大士来到中国也不过2000余年时间,如果娲皇神灵有知,怎么可以容忍他人安坐在自己的卧榻之侧?纵观我国古代各地的祀神习惯,让佛教中的菩萨去与远古娲皇同居一楼,恐怕也算广志山上的一种特有风情了。
广志山山腰娲皇庙的庙貌比主峰玉皇殿的庙貌大出许多,其根本原因,应该是由于历代到广志山上求子的人们大多只到此为止,而多数人再不登上主峰的原故。时代越往古去,恐怕越是如此,因为主峰玉皇顶象征了一种充满阳刚之气的男性尊严,在此遥望遥拜足以表现求子者对补拜者的敬畏,如果逞勇攀爬,她或许会亵渎了天颜雄风,反而坏了好事,谁又敢说没有此种可能呢?在此,隐隐约约保持着一种对男性生殖神的原始崇拜习俗。
到广志山来的人,几乎都还对娲皇庙开山殿中的"襄垣小奶奶"的发生过浓厚兴趣。据说这是一件真人真事,时间是清代嘉庆年间。这年又到了农历四月十八广志山娲皇庙庙会的日子,家居襄垣县城北关的王员外因为年已半百,身边却还只有一个15岁的女儿,夫妇俩多年盼子心切,于是又要去广志山上还愿求子。已经15岁的女儿雪梅长得伶俐可爱,在老两口心目中如掌上明珠,娇惯之下多少带些任性。父母此时急着上广志山,她也吵着闹着非要跟去不可。可是自古到广志山上赶庙会求子都有个严格的禁忌,那就是未婚嫁的少女是绝对不准到山上去的。见女儿非要去,夫妇俩怎么也给她解释不通,感到好不为难,只好老虎豹子狼地连蒙带吓,最后总算给吓唬住了,于是二人急急上路。然而王员外老两口怎么以有想到,他们前脚走,女儿王雪梅竟然也悄悄随后跟着来到了广志山。当王员外的夫人刚刚拜倒在女娲神面前准备叩头求拜时,突然无意中发现了站在她身后的女儿。这一惊真是非同小可,直把王夫人吓得失声叫一句:"哎呀,我的小奶奶!"真是又气又急,随着喊声又一巴掌打向女儿。谁以有料到,这一巴掌还未打下,女儿却已扑倒在地而且气绝身亡。不容王夫人和周围的人转过神来,庙中的长老已经走了过来。他把小雪梅的尸身随手扶坐在女娲神身边的座椅上,一边跪倒即拜,一边口称小奶奶大驾归临,在下接驾来迟。也就从这一刻开始,广志山娲皇庙中多了一位襄垣小奶奶。四乡百姓都说王雪梅是娲皇身边侍女转世,她本与广志山上的小青龙是前世姻缘。更有意思的是,襄垣与黎城两县的所有人,好像互相都成了儿女亲家。近200年家,黎城人见了襄垣人叫"小舅子",襄垣人见了黎城人则直唤"外甥"。无论互相相识与否,从不气恼,也不管在什么地方遇见,谁有了难为事,对方都倾力相助。这实在是中国大地民俗风情百花园中最有神奇特色的事了。
好一座奇怪的广志山,它不但对未婚女子有严格的禁忌风俗,而且对所有男子也有另外一种严厉的禁忌与约束。古来从不准朝山男子在山上随意解小手,据说有犯禁者就会得一种怪病。而得病的人只有再围绕玉皇顶持香祭拜整圈后,病痛才能逐渐解除。
当然广志山的风情中也不会是一些让人害怕和东西。广志山的风光就很壮美。古时的这座名山上曾有玉皇顶、碧霞宫、娲皇庙、老君殿、宝天桥、大天池、中天池和老天池等等,山间不但松柏苍翠,鸟语花香,而且气候凉爽,宜于避暑。广志山曾又叫王至山,还叫中阳山。山间产的柏籽羊与党参最为地道,据知又是滋阴壮阳的上等药食之物,这似乎又与广志山的古有特色有关。
广志山乍去觉得处偏僻,但这并没有影响它在晋冀豫交界的太行山中段地区有很大名气。现在,它已是一处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旅游景区。山间的古老风清自然也有变化,比如近年来从半山的娲皇庙就往玉皇顶修了一条长约500余米共850余级的石阶"天梯"。娲皇庙后新整修的襄垣小奶奶的墓碑前,也经常可以见到一群群如花似玉的未婚姑娘们姗姗而来,翩翩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