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寺座落在太行山深处,平顺县阳高乡侯壁村外的坡地上。寺史不详,现仅存佛殿一座。佛殿坐北朝南,单檐悬山顶,进深四椽,手法古朴独特,颇具地方特色。栌斗下无普拍枋,柱头铺作用蝉肚实柏栱,下昂做法介于真昂与假昂之间。根据大木的做法结合碳十四测定,佛殿建造年代的下限可以断为金代早期。回龙寺是北京大学文博学院2003年平顺龙门寺古建测绘实习时的意外收获,是近年来晋东南地区宋、金木构建筑的重要发现。
景区相关资料
国内叫回龙寺小庙遍布全国,最早的建筑位于平顺县阳高乡侯壁村。浊漳河在山脚下缓缓流过,全寺现存大殿一座,隐藏在披盔戴甲的花椒树林间。院门基础遗址和环绕于大殿之前的残破院墙与田野里的农作物溶为一色,一点也没有突兀的感觉。
回龙寺大殿为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椽,通面阔9.88米,通进深8.33米,平面近方形。金代原构。前檐柱高2.6l米,柱高不越间广,柱头卷杀和缓。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搭牵,通檐用三柱,厅堂彻上露明造,山面用四柱。斗拱四铺作,无补间铺作;阑额至角柱不出头,无普拍枋,金代风度十足。
回龙寺大殿外檐铺作形制较为特殊,前檐柱头铺作均出蝉肚实拍华拱和蝉肚实拍泥道拱。昂身上皮近乎水平,下皮向上倾斜,为前部伸出呈下昂式,后尾呈楷头状压于搭牵之下,形成一种介乎真昂与假昂之间的罕见特例。
殿内存清代工笔淡彩壁画50余平方米,内容可辨者有:正面绘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内容,东山墙上自南至北依次绘有:左手拄龙头拐右手佛尘的老者,持国天王、托塔天王,两名手持佛尘的青年赶着驮书的马在赶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