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雕刻始于宣武帝(元恪)景明年间(公元500-503年),以后的东魏、西魏、北齐、唐、宋、金、明,直至清代雍正年间,都进行过重修。佛像的雕造,以北魏为主,续刻以北齐和唐代较多。 石窟寺有石窟五处,千佛龛一个,小佛龛二百五十五座,摩崖大佛三尊,大小石窟共七千七百四十三个,碑刻题记二百余品。
第一石窟为正方形,高、阔各6米。正中有一根方柱,四面雕有佛龛。龛内各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座下面两侧有一对石狮子,蹲伏披毛,形象逼真。佛像的背光刻有火焰纹,两侧有对称的飞天、化生和莲花。弹琵琶、横吹笛的伎乐飞天,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构成以佛为主的对称、协调的成组石雕。方柱的基座每面都雕有力士,力士下面雕有姿态各异的神王。方柱上端每面都有由化生、莲花和垂鳞纹、彩铃、飘带组成的垂幔,刻工精细。美丽而庄重。门内两侧有三层绝美的浮雕--礼佛图。左侧三幅是皇帝礼佛图,右侧三幅是皇后礼佛图。帝、后身后跟着文武大臣和成群的嫔妃,帝后皆有侍女搀扶,前有僧人导引。礼佛图构图协调,刀法熟练,造型逼真,充分表现了工匠巧夺天工的艺术技巧。
第二窟为一尚未完工的窟穴。东壁有三个佛龛,是北魏初期的作品。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座下刻二狮子。中心方柱南面从上到下开凿三个佛龛,最下面的一个较大的为唐代龙朔三年(公元663年)所造。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分立于莲花或莲蓬之上。龙楣刻有七个佛像,其两侧刻有飞天。龛外两侧刻雕有比龛门还高的两个菩萨。 第三窟、第四窟从形制布局到艺术风格与第一窟大体相同,仅比第一窟略小一点;也有帝、后礼佛的浮雕,刻工之精,如出一手。
第五窟突兀在壁面之外,窟高3米,四壁边长2米,是一平面正方形的小窟。石窟门外上方和两侧有许多从北魏到唐代的小型佛龛。在窟门左侧雕有一座佛塔,九级,下三级为楼阁建筑形式,每一级都有佛像,为世所罕见,对研究北朝的建筑史有重要价值。窟内设有中心方柱;窟顶为方形藻井;藻井中心是一个特大的莲花,周围环绕六个凌空高翔的飞天,四角有图案化的化生佛并间有忍冬。整个藻井是以莲花为主题,构图匀称,美观大方。
千佛龛石壁较低,内有一个较大的佛龛,为唐代乾封年间(公元666-667年)所造。龛高1.5米,宽2.12米,龛额为拱形。后殿平直、规整,有一坐佛。殿壁刻有排列整齐的小佛龛,有小佛九百九十九尊,加上中间的大佛,恰巧是一千尊,故曰“千佛龛”。龛外两侧有许多摩崖造像,刀法多变,形象生动。 石窟寺是把外来的佛教艺术同中原汉族艺术相结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表现了由北朝向唐朝过渡的艺术风格。整个石窟小巧玲珑,造像维妙维肖,在中国佛教艺术灿烂的花苑中,堪称为一束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