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荡侗寨周围古枫挺立,小溪潺潺,山清水秀,乡土田园风光魅力独具特色。居于此地的侗族属于榕江县侗族六大支系中的苗兰宰侗族支系,他们不仅在服饰上独具特色,在房屋建筑上仍保持着侗族传统的建筑特色。而且民族风情也保存完好。而最著名的是这里的侗族大歌。它的歌词主要以歌唱爱情、歌颂本民族的英雄人物、再现现实生活和历史,歌唱美好的大自然为主。女生大歌声音清脆、纤细,男生大歌悦耳浑厚,刚劲有力。演唱时,多是每段先由领唱者唱一两名,而后人人随声合唱。节奏自由,缓急在序,高低协调,和声完善,时而低回婉转,里面气势磅礴,实属世界音乐殿堂之珍品。
走在寨内用青石板拼嵌的巷道,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古朴庄重的韵味。这里的侗族建筑也很有特色,其中“干栏”楼房体现的是侗族传统的建筑风格。本质结构,高约二丈,深两丈,多是三间相连,每间宽约丈余,两端有偏厦。盖青瓦,呈四面流水。屋顶垒一瓦堆。或砌成“金钱”形状。一楼多为柴棚或牲口圈,二楼住人。
位于宰荡村内的这座侗族鼓楼,外观雄伟,造型独特,建于清代。鼓楼底层周围建有花窗,窗格上雕刻和各种花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宰荡侗族风情被誉为“歌的海洋”,侗族大歌音乐美妙至极,侗族风情很富有情趣:耐人寻味的“不落夫家”婚俗;流传了千百年的、带有侗族母系氏族时期印记的“祭萨”节;农历六月六的侗族人民答谢耕牛的“洗牛节”。
景点相关资料
宰荡侗寨距县城26公里,全村共265户,1277人,皆为侗族。村寨四周古枫挺立,小溪潺潺,乡土田园风光,魅力独具。居于此地的侗族属于榕江侗族6大支系之一,是著名的侗族大歌之乡。这里有典型的侗族干栏木楼建筑、罕见的侗族八角鼓楼以及独特的侗族婚礼习俗。侗族大歌,属支声复调音乐,歌词主要以歌唱爱情、歌颂本民族的英雄人物、再现现实生活和历史。歌声浑厚,刚劲有力,节奏自由,缓急有序,高低协调,和声完美,时而低回婉转,时而气势磅礴,实属世界音乐殿堂之珍品。侗族大歌源远流长,种类繁多,自80年代中期到法国巴黎演出后,轰动世界乐坛。
宰荡鼓楼
宰荡侗寨鼓楼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为单檐歇山顶民居式木瓦结构建筑。楼高12米,有经柱4根,柱距3米,每柱高8米,檐柱8根高4米。鼓楼底层中央有圆形的火塘,直径1.8米,四周均置有长凳;楼顶为八角赞尖,葫芦宝顶上雕有鸬鹚1只,造型别致,风檐板上绘有双龙抢宝、人物故事、牛马虫鱼等彩色图案。整个鼓楼檐飞角翘,八面玲珑,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大歌之乡
宰荡侗寨位于榕江县东北约20公里,是当地侗寨大歌之乡,侗寨鼓楼是侗族人民唱歌的主要场所。宰荡侗族风情被誉为“歌的海洋”,宰荡侗族大歌大歌音乐美妙至极、历史久远,早在宋代就有记载,其特点是多声部合唱,这就否定了西方音乐界认为“中国民间没有多声部合唱曲”的偏见,被誉为“东方魔音”。 侗族大歌为男女合唱,一般是三四十人,多时可达二三百人。所歌所唱都是侗乡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侗民的劳动生活,表达着侗族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侗族大歌曾在200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展风采。
侗族大歌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其中之一便是。“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是侗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的被偶然发现扭转了中国历史上没有和声艺术的错误观念,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它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节日欢腾互庆,以歌相贺;男女相恋,以歌为媒;生产生活,以歌传言;丧葬祭祀,以歌当哭;传承历史,以歌还说。可说是无事不歌,无处不歌,无人不歌。善歌者人皆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