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阿坝县唐虞时间属“三危”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北朝为土谷浑国征服管辖,唐属松州都督府,明属松州卫,清朝属松潘厅,民国时期隶属松潘县,并置“阿坝设置局”。解放后属茂县专区松潘县管辖,1954年西南行政委员会办公厅批准阿坝设县。1956年3月完成建县工作。
阿坝县是宗教旅游的胜地,县内有33座各种教派的寺院,或建于丘原凹处,僧房依坡而筑;或建于平坦草滩,地势开阔。由于各寺所奉内容有别,其宗教节日不一致,故一年四季,这里均弥漫着袅袅的烟雾,回荡着法器庄严而神秘的声音。
阿坝县有成(都)阿(坝)公路和阿(坝)久(治)公路两条省道公路,境内总长达123公里。成阿公路和阿久公路为柏油路面。阿(坝)壤(塘)公路、麦(尔玛)唐(克)公路、阿(坝)安(羌)路为县道公路。 成都茶店子车站有直接到达阿坝县的班车,发车时间一般是上午。另外,从马尔康或甘肃也有直发阿坝县的班车。郎依寺和格尔登寺位于阿坝县城附近,交通便利。莲宝叶则风景区距离县城60公里。阿加泉距离县城约100公里路程。
阿坝县就近大型火车站——成都火车站。成都火车站地处宝成、成渝、成昆、达成铁路干线的交汇点,金牛区和成华区的交界处,是成都铁路局管内唯一的客运特等站,担负着宝成、成渝、成昆、达成线经由成都到全国各站的旅客运输。行包托运、货物整车运输任务,每日开行旅客列车46对,发送旅客3.3万人,高峰日达到5万,日均行包作业量超万件。
和尚”包子
如果你曾在藏民族做客,就会发现,在矮脚藏桌上虽然少不了什么手抓肉、油炸果、各种糕点和牛奶饮料等;但要说菜肴主角,则和“和尚”包子。这种包子大小和小笼包子差不多,特点是包子内有汤,包子皮为死面。因寺院里的和尚爱做这种包子,所以人们称它为“和尚”包子。
和尚包子馅种类繁多、颇具特色。比如肉包子有牦牛肉馅、獐子肉馅、鹿肉馅、野兔肉拌熊膘馅、岩羊肉合岩羊板油馅……“素”包子有人参果馅、酥油糌粑馅、杂菌馅、蕨苔馅、元根馅……混合型包子:有猪肉蘑菇馅、猪肉木耳馅、猪肉白菜馅、猪肉菲菜馅……
其次,包子的形状千姿百态,大放异彩。樱桃嘴包子是较常见的一种,这种形状的包子不但容易制作,而且大方好看。尤其包子中心张着的圆圆小嘴,能够刺激用膳者敞开胃口美食一顿。论形状,有三角形、圆形、柱形;论体积,有大,有小。大包子容得下一盆馅;小包子几乎只有大拇指那么大。
其实,藏家包子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包子,它表面看来是包子,实质是蒸菜,只不过用面皮包住了菜而已。食用包子时,须注意的是咬开一个口子后,小心别让味鲜质优的“包子汤”白白地流走。正确的方式是,拿起一个包子,先小心地在其上咬出一个小洞,然后噘起嘴,将里面的“汤”辍饮完,再食用包子。
甘松主产四川、甘肃、青海等地。阿坝县内植物中药材品种繁多,量多质好,植物药材有69科179种,储量达600万斤。主要产品有贝母、虫草、甘松、大黄、秦艽、羌活等,尤其贝母、甘松、羌活产量大、品质优良。贝母、甘松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或匙叶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形状略呈圆锥形,多弯曲,长5-18cm。根茎短小,上端有茎、叶残基,呈狭长的膜质片状或纤维状。外层黑棕色,内层棕色或黄色。根单一或数条交结、分枝或并列,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皱缩,有细根及须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甘松主治理气止痛,开郁桓脾。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治牙痛,脚肿。
虫草
阿坝县内植物中药材品种繁多,量多质好,植物药材有69科179种,储量达600万斤。主要产品有贝母、虫草、甘松、大黄、秦艽、羌活等。
虫草为较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与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幼虫等的干燥子座和虫体。又称夏草冬虫、冬虫草、虫草。始载于清《本草丛新》。外观特殊,子座出自寄主幼虫的头部,单生,细长如棒球棍状,长4厘 米—11厘米。 性温,味甘,具有滋肺补肾、益精气等功效。
虫草生长于海拔3000米—4500米的高山草甸区,夏初子 实体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1950年全省收购13.25吨,最高年收购20.9吨,近年由于野和资料减少及天然气候影响,产量逐年下降,有时年收购量仅数百千克。按大小说分为虫草王、散虫草、把虫草三种。以形体完整、虫体丰满肥大、外色 黄亮内色白、子座短者为佳。每500克约1200条—1600条 。
牦牛
牦牛是一种高原稀有畜种资源,阿坝县有高山草场广阔,县及周边县牦牛年存栏达二三十万头,年出栏三四万头左右。
牦牛生长在天然无污染的高山草场上,其肉质鲜美细嫩,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素有绿色食品之称,现已开发生产的有麻辣、五香、四味礼品盒装等系列牛肉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