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记行-香妃墓
在维语里,“麻扎”是“墓地”的意思,而“巴扎”则代表“集市”,初来的朋友千万别搅混了。
我们打车来到座落在市东北5公里的阿巴克霍加麻扎(香妃墓),这是一座具有浓郁伊斯兰风格的古建筑群。门票15元。
买门票时发现一个卖爱得莱斯绸的商店门口摆着一辆纺车,硕大的铁锅里是白白的蝉茧,锅下有炉子,许多根细细的几乎透明的丝经由一个类似葫芦样的东西绕到大车轮状的纺车上。我第一次见纺车,手握摇把“装模作样”。商店里还有个织布机,是把纺车纺出的丝线织成当地人的民族服饰——爱得莱斯绸。纺车和织布机是中国人发明的,经由丝路流传到西方,丝路上这个睿智的民族把这项技术与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点巧妙地结合,织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东西。我伸手触摸这光滑鲜艳的爱得莱斯绸,体会一种文化的交融。
我们还顺便参观了一下麻扎门前的一个和田文物展览,门票4元。在那个阴暗的无窗的小屋里只有我们三人,而且屋子中央玻璃柜内还陈放着一个——木乃伊。转到玻璃柜前初看她时不免害怕,定下神细看也没什么可怕的。女子个子修长,颧骨颇高,头发是灰色的,身上裹了厚厚一层朽布,棺木上还刻有龙和凤的吉祥图案,想当年她一定是个美貌倾城的公主,现在却躺在这样的破屋里,还要被世人参观,这对她似乎有些残忍。
转出屋子,呼吸一口新鲜空气,我们进入阿巴克霍加墓园。正值午后,园里的人不多,转过一个小门,绿树掩映下的主墓室庄严肃穆地矗立在眼前。这个已有360年的历史的建筑是整个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它雄伟壮观,气度不凡地向世人展示王室的风采。它的整体结构成方形,四角有砖砌圆柱,圆柱上方是“邦克楼”,弯弯的新月高高在上,建筑的中间是伊斯兰风格的圆拱顶,顶尖也有筒形小楼和弯月,墙上帖着绿色琉璃砖,间以黄、蓝二色镶嵌,彩色的琉璃砖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夺目的光辉。只可惜听说这种砖的制作工艺现在已经失传了。
室内高高的拱顶下错落有致地摆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棺材,棺上铺着毯子,棺前的牌子上用维语写有死者的名字。等聚集的人多了,会有解说员过来讲解。为我们解说的是个年轻的维族姑娘,她说陵墓始建于1640年,埋葬着喀什伊斯兰教白山派教首及其后裔72人,第一代为阿吉买买提·玉素甫霍加,因其长子阿帕霍加更为著名,整个陵墓便以他的名字命名,清朝末年墓内葬有乾隆皇帝的“香妃”依帕尔汗,所以这座陵墓又被称为“香妃墓”。她还指着墙角的一个木箱说这便是当年皇帝派使臣送香妃的灵车。据她说按照她们当地习俗,这些人死了后是不放在棺材里的,而是埋在墓室的地下。
虽然这里只有香妃的衣冢,也不管当地人怎么称呼这个墓,我却喜欢叫它“香妃墓”,为我所能体会的一个美丽女子远嫁他乡的无奈,也为她那凄美的的孤寂的一生。
抬头仰看,直径达17米的圆拱顶开了几个天窗,增加了室内的亮度,同时也起到一定的通风换气作用。这个仅以砖土构成的精美建筑能抗风蔽雨几百年,真是不得不让人叹服设计师的巧夺天工。
绕过主墓室我们转到它的背面,墙角看见一扇锁着的门,从门缝望去,那是一片墓地,看来在此安息的人们不愿受到外界的打扰。后来在一本书中看到,维吾尔族人对墓地很重视,不允许非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进入他们的墓地。在此也想提醒去喀什的朋友注意多多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出了麻扎,再次抬头仰看邦克楼上的弯月,沐浴着午后温暖的阳光,心中满是虔诚。身边围上来许多卖蝴蝶夹子的小姑娘,这儿的小孩子很小就会做生意,小小年纪就帮助家里分担重任,让人不觉心生怜惜之心,掏出一元买两个,反正也不贵。
正在为回去的路犯愁,一个戴着白帽的维族老汉一手扬着马鞭,一手指着它的车,我们明白了,他是在让我们座他的马车,这儿的人可真有经济头脑。这回是“马的”,虽然价格不菲(每人两元),但别有番滋味。马铃儿叮铛悦耳,两排的杨树笔直参天,土墙的人家在林后闪现,我在马车特有的摇晃中欣赏这张南疆乡村的特写。
作者:ea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