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风景区位于杭州市西南部,临西湖、傍钱江,距市区十九公里,离六和塔十二公里,在钱塘江与富春江连接处,属西湖区边缘,是西子湖畔著名的风景胜地,占地面积12.17平方公里,由24个溶洞群组成。整个灵山风景区,峰峦叠翠、树木丰茂、四季如画。春天,山花烂漫;夏天,漫山遍野的枣树结满累累果实;秋天,红叶连片,枫叶如丹;冬天,满山仍见葱绿,风景宜人。 灵山风景区是唐宋时著名的“湖埠十景”所在地。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代术士葛洪曾在此炼丹。唐宋以来,白居易、范仲淹、苏东坡、朱熹等文人墨客都曾来此游宿,留下不少遗迹,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在民间更流传着一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趣闻轶事,更为优美的景致平添几分神秘浪漫的色彩。至今,“湖埠十景”中,“龙麟曲柳”、“冬暖夏凉”、“暗水明出”、“云泉晨曦”、“围墙石壁”、“樵夫戏曲”等遗迹仍可观赏。目前,景区已开放有灵山幻境、鼓乐之路、灵山大佛等多个景点。 1982年发现的灵山溶洞,为竖井式石灰岩分层溶洞,有上下两洞五厅,总面积6000平方米,深度400米,年平均气温18度,以“高大、雄伟、开阔、壮观”而著称,洞内怪石林立,千姿百态,如梦如幻。 灵山溶洞洞口,刻有“灵山幻境”四个大字,引人入胜。进入洞内,先是“序厅”,名曰:“清风长廊,”内有“五指迎宾”、“云泉瀑布”等胜景。 进而分为五厅: 穿过小天门,进入第一厅“麒麟迎宾”,众多石景呈现欢乐喜庆的氛围。 第二厅“水底洞天”,是最宽敞、最美丽的一个大厅。这里有一个300平方米的水池,水池里灯光点点,闪烁着绮丽的色彩,恍似到了海龙王的水晶宫。水底洞天正前方为全国溶洞中最大的钟乳石,高15米,宽20米,称为“玉莲飞瀑”,它的朵朵“浪花”宛如莲花盛开,其“水”奔腾而下,气势磅礴,连着水中倒影,静听有隆隆水声,为“水底洞天”的主景。 第三厅,“赛昆仑”,可见陡峭险峻的昆仑山、灵芝峰等奇特景色,再现了《白蛇传》中白蛇娘娘为救许仙而盗仙草的景象。 跨过大天门,来到第四厅“天柱厅”。以高达24.5米,直径6米,占地面积20多平方米,12人难以合围的雄伟石笋为主体,在世界上居第二位,在灯光衬托下,水中天柱宛若“定海神针”屹立于茫茫沧海之中。厅中还有一只睡了200万年之久的石狮,且越睡越高,越睡越大,“水滴睡狮”每50年长高1厘米,是洞内至今唯一还能生长的景观。 峰回路转,来到第五厅“大云盘”,系几百万年地下碳酸钙水溶液沉积形成的地质奇观。“云盆”曲曲弯弯,在地下水浸润中,显得高低错落,犹如蜿蜒连绵的万里长城,又如波光粼粼的海面。海面上浮起的孤零零的小岛就是“蓬莱仙岛”。 灵山洞下洞景观雄奇壮丽,缥缈眩目,令人神往。从国内溶洞中极为罕见的高48米,坡度85度的“石栈天梯”攀援拾级而上,则到达上洞棗清虚洞天。“清虚洞天”面积较小,但景观小巧玲珑,与下洞风格迥异,石姿多变幻,犹如步入梦幻世界。 仙桥洞位于灵山洞西南面,距出口处350米,同时也位于大坞盆地的东侧,是进出大坞山的门户。从长30米,宽1.5米,距地面18米的钢索吊桥通过,两岸岩石嶙峋、落英缤纷,抬眼望处,是由浙江省著名书法家、画家陆抑非先生所题写的“仙桥洞”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进了洞,却看到天空,这种洞天合一的景观在众多溶洞中是独具一格的。天窗直径30米,面积700平方米,上下之差近50米,上部林木葱郁,下部青苔遍布,四季色彩变化丰富,情景不一。“水底天幕”、“龙潭飞瀑”等景点将水瀑布与石瀑布有机地结合起来,被列为仙桥洞中最壮丽的景观。“水在地上走,人在水上行”,以水为主体的仙桥洞,洞内长480米充满探险趣味的地下长河,水流湍急,扣人心弦。 灵山幻境是灵山洞、清虚洞天、仙桥洞三处溶洞的总称,其特点是集“高、 大、奇、险”于一身,融“风、水、气、瀑”为一体。洞外有20余组巨大的乐器造型,自成一条390米长的鼓乐之路。周围还有紫藤长廊、灵山大佛、沧海阁、滴翠亭等,环境优雅,景色迷人。 灵山风景区是杭州市区唯一的溶洞游览区,是西湖风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素有“西湖第一洞天”之称,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被列入杭州城市新一轮规划的六大旅游景区之一,位于西湖风景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