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化寺位于怀镇南里许的东山脚下。它背靠青山,面临清水河,环境清幽怡人。 五台山建造最早的寺院,应为显通寺的前身大孚灵鹫寺;较晚的一座寺庙,当为普化寺。普化寺,初名帝释宫。明崇祯年间(1628-1644),因这里建有一座玉皇阁,里面供着玉皇大帝,所以又有玉皇庙之称。现在建筑是民国十四年(1925)在玉皇庙的废墟上重建的。
旅游小贴士
台怀镇很大,旅馆很多,互相有竞争,当地人有不告诉你旅馆的位置的习惯,所以出门前只知道旅馆名称是不行的,最好找店家要张名片,并同时记清楚周遍明显的标志性建筑,这样才便于找到住的地方。
景区相关资料
普化寺位于台怀镇南里许的东山脚下。它背靠青山,面临清水河,环境清幽怡人。
五台山建造最早的寺院,应为显通寺的前身大孚灵鹫寺;较晚的一座寺庙,当为普化寺。普化寺,初名帝释宫。明崇祯年间(1628-1644),因这里建有一座玉皇阁,里面供着玉皇大帝,所以又有玉皇庙之称。现在建筑是民国十四年(1925)在玉皇庙的废墟上重建的。
普化寺的照壁用石与砖砌成,是五台山寺院中最长的照壁,正中嵌石刻"福禄寿三星"图案,两边是"文五别子"和"番溪求贤",背面雕有观音、善财和龙女,并有花草作陪衬。这些石雕十分出色,可与龙泉寺照壁相婢美,是五台山砖石建筑中的杰作之一。
从照壁后侧的南门入院,迎面是天王殿,殿门的门楣上悬着"普化寺"三个字。两侧挂着对联:"皈依三宝极乐地,遵守五戒未来天。"殿门两侧墙上除"法轮常转"四个大字外,砖石雕刻举目都是,仔细一看,有孙悟空大闹芭蕉洞、盘丝洞、无底洞、琵琶洞故事,还有石雕牧童吹笛、羊倌放羊、牧人赶像、老人骑驴过桥等,可以称得上是近代雕刻艺术佳作。这些砖石雕刻是民国年间南山寺普济和尚的弟子募化修建的,所以石雕内容与南山寺的一样,染上了儒教、道教的色彩。
天王殿内的雕工也一样精细,例如木雕弥勒佛龛,龛柱上雕有盘龙,称为"木雕盘龙柱",可以将它左右旋转,令人叹为观止。此外,殿内正面还坐着弥勒佛,在弥勒佛背后是韦驮天神。与其它寺院的天王殿设置略有不同之处是,此殿有"哼哈二将"和"降龙"、"伏虎"。
在天王殿背面的迎风和槛墙上,还形象生动地雕刻着"二十四孝图"和降福、施寿、取仕、赐禄的四位天官。二十四孝分别是虞舜、汉文帝、曾参、悯损、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陆绩、唐夫人、吴猛、王祥、郭巨、杨香、朱寿昌、庚黔娄、老菜子、蔡顺、黄香、姜诗、王褒、丁兰、孟宗和黄庭坚等24位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典型孝子。显然,这是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
普化寺的主殿是矗立于天王殿后的大雄宝殿,殿内主塑像为"华严三圣",正面为释迦牟尼佛,两侧是文殊和普贤,全部坐在莲花上。这反映了五台山从来就是华严道场这一特色。释迦牟尼佛的背面,供着"西方三圣":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殿内的塑像,包括护法金刚和善财、龙女,都具有生命感。这又说明该寺还是一座净土道场。
此外,殿后檐明间设有一道板门,左角供骑狮子的老年文殊,右角供骑朝天吼的大悲观音,手抱小孩。这两尊塑像的神态和衣饰均大方自然。尤其特别之处是:文殊菩萨塑造为老者的形像,这在佛像塑造中是极为罕见的,突破了原来的框框,颇为不凡。而在两侧,则为十八罗汉。这十八罗汉则是十六罗汉加上摩耶夫人和弥勒尊者。摩耶夫人是释迦牟尼的母亲,她在生下释迦牟尼的第七天逝世。佛教说释迦牟尼成道后,至忉利天为她说法,她得阿罗汉果,成为佛教中的第一位女罗汉。摩耶夫人身体丰腴,白胖细腻,柳叶眉,青丝髻,樱桃口,碎白牙,嫩手细指,衣着轻柔,飘逸潇洒,是一位善良的中国贵夫人的形像。
大雄宝殿后面是三佛殿,佛坛的三座莲花台上结跏趺坐着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和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释迦佛前为释叶、阿难,横三世佛两侧为帝释天和大梵天王,他们是佛教的护法天神。在这一段的四根柱子上还彩塑着四只人头凤尾的迦陵频伽鸟,即妙音鸟。在山墙的平台上还彩塑着胡僧梵相的十六罗汉,左右两座假山上还有降龙、伏虎罗汉,在顶棚上还悬塑着一位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济公和尚。这些都是该寺彩塑的特色,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1996年,山西省社科学院崔正森、山西著名摄影师李安保发现该寺背靠的山脉犹似静静仰卧着的一尊身体魁梧,长达3000余米的慈祥大佛。这一仰天大的佛两臂直伸,双手作弥陀定印,目置于小腹上面;这一仰天大佛两腿平伸,双脚蹬在南山上面,远远望去好似一位安祥慈悲的圣人,默默地躺在清水河畔,领略着五台山这块佛国圣地的兴旺繁荣。这尊仰天大佛既是文殊道场的又一灵迹,也是五台山旅游胜地的一大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