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立在城东御河东岸高岗上的曹夫楼,为明朝古迹。传说明末一位忠直大臣曹某被魏忠贤阉党所害,曹府老仆曹夫护送其女曹玉莲从虎口逃出,投奔大同的公爹李知府而死在途中。戏剧《走雪山》即以此为题材。曹夫楼即为纪念这个忠贞事主的老仆曹夫而建。曹夫楼毁于解放前战火,后没有修缮,如今是片废墟,西侧现遗留有三座碑。
景区相关资料
古大同出东关,跨御河兴云桥。眼前一土高台,此就是真武庙。具乾隆版《大同府志》载,"城东一里东塘坡,创始无考,明洪武二十九年代府重修,成化十三年重修,巡抚李敏记。宏治八年又修,巡抚侯恂记。嘉庆间兵毁。二十六年重建,长史高璧撰文,三十二年修,郡人蒋应奎记。万历十三年重修,碑具存。清康熙十年,总督马之先,知府蔡永华重修。"通过这些记载,可想真武庙在历代之重要。
后大同真武庙又称为曹福楼,是何原因,曹福何许人也。
这得从一部戏曲说起,有部戏曲名为《义仆忠魂》。说的是:明嘉宗时,魏忠贤谋位,约文武官过府画押,天官曹模不服,全家问斩,曹模及夫人自刎,家人曹福,保曹女玉莲奔山西大同投亲,途径四十里广华山,天降大雪,曹福冻病死,打豹兵护送曹玉莲至义父李德政府。魏忠贤又假使圣旨捉李德政问斩,副将张守信约会十四路之兵进京讨魏,魏忠贤被杀,曹模平冤。
《义仆忠魂》中的主要折子戏,就是《走雪山》该折戏以唱功为主,一老一少、一男一女,在走雪山去大同的路上挣扎而行,边走边唱,唱腔刚柔相间,情节感人肺腑。无不表现曹福之忠义。后人为了纪念曹福之忠义,就把曹福的塑像供奉于真武庙内,于是真武庙就有了曹福(夫)楼之称。
大同真武庙毁于解放前战火,后没有修缮,如今是片废墟,近前往探寻。土台东侧土被挖取,西侧完好,西侧现遗留有三座碑。一座靠土台下方,碑头龙首,比较精美,字体看不清晰。另两座碑位于半坡上,分立南北,南刻有重修真武庙记,下不是清楚。北侧碑字也不是清晰,尾可以看到大明成化十三年重修字样。三座碑全为汉白玉制。坡顶坡中残存破砖破瓦,其实有琉璃残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