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梅古民居位于武夷山市区东南12公里处,属武夷镇管辖。下梅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丰厚,明清风格的古民居分列于长900余米的当溪两旁。古街、古井、古码头、古建筑、古民居、古集市,加上古风淳朴的民情风俗,构成典型的南方水乡风格.
清朝初年,下梅村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成为武夷山的重要茶叶集散地。当溪的8个码头装卸不绝,每日行舟300艘,一片繁忙。茶叶贸易的繁荣带来地方的富裕。下梅邹氏四兄弟拥资百万,富甲下梅,大兴土木,建豪宅70余幢。在此前后,方姓、岳姓、程姓、陈姓等也在下梅建宅修祠,构成独具特色的建筑组群,颇具规模。这些建筑以当溪为中轴线,枕溪而建,有巨商的豪宅,有官宦的府第,有隐士的别墅,有儒生的精舍,功能以居住为主,辅以教育、集会、休闲、娱乐等场所。这里至今仍保持较为完整的明清风格,再现康乾盛世经济繁荣的史实。
下梅民居建筑结构以砖木为主,石砌墙基,柱础以木为主,利用挑梁减柱,扩大屋宇建筑空间,屋内一般为二厅三进或三厅四进,东阁西厢,书屋楼台一应俱全。结合精巧的闺楼、书阁、花园、经堂、厢房是下梅古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下梅民居的独特风格。为了采光、集雨、通风,各民居都设置了四方天井,一重天井一重厅,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天井下一般都摆设长条石花架,供户主养花、赏花。
下梅民居外部结构以高大的风火墙为主,体现村民封闭、保安的意识。风火墙上多绘有二方连续彩画,意蕴高雅。这些彩画至今仍绚丽清晰,经数百年风吹日晒而不褪色,令人不禁为古匠人的高超技艺和优质颜料叹服不已。各民居的排水设施以地下涵沟为主,户户相连相通。民居布局错落有致,里弄纵横,巷道曲折,铺以河卵石路面,古朴雅洁。
或許是時尚,現代人不約而同地將懷舊的觸角伸到“歷史的冰箱”中去追尋一段往事,于是古街、古巷、古井、古村落這些經受了多年寂寞的古遺址如今變得門庭若市。得此機緣,2001年開發成功的武夷山下梅古民居民俗村中30多處康乾盛世時期保存下來的古街、古井、古碼頭、古建筑、古集市這些“藏在深閨人未識”的東西也一夜之間走俏起來。
下梅村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组成部分,它距國家旅游度假區僅8公里.下梅古村位于武夷山市区东南十二公里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明清风格的古民居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为一体,外观古朴,乡土气息浓郁,形成别具特色的建筑群,900多米的人工运河穿村而过,沿河两河建有凉亭阑杆美人靠,古街、古井、古码头、古建筑、古民居、古集市、加上古风淳朴的民情风俗,造就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
清朝初年,下梅村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成为武夷山的重要茶叶集散地。村中央的人工运河——当溪八个码头装卸繁忙,“日行筏300艘,转运不绝”(《崇安县志》),茶叶贸易的繁荣带来地方的富裕。下梅邹氏四兄弟获资百万,成为下梅首富,便大兴土木,建豪宅70余幢,在此前后,方姓、程姓、岳姓、陈姓等也在下梅建宅,构成独具物色的建筑群落,形成规模。这些建筑以当溪为中轴线,枕溪而建 ,有巨商的豪宅,有官宦的府第,有陷士的别业,有儒生的学堂书阁,功能以居住为主,辅以教育,集会、休闲、娱乐设施等场所。下梅村至今还保持较为完整的明清风格,古风犹存,提供了康乾盛世经济发达的明证。
下梅民居建筑门面多饰砖雕、吊楼,青瓦屋顶起架平缓,墙体采用立砖斗砌,木柱板壁。利用挑梁减柱,扩大屋宇建筑空间,东阁西厢,书屋楼台一应俱全。外部结构以高大的封火墙为主,体现村民封闭、保守的意识。各民居布局错落有有致,巷道曲径通幽,结构精巧的闺楼、书阁、别业、花园、厢房是下梅古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下梅民居的独特风格。为了采光、集雨、通风,各民居都设置了四方天井,天井下一般都摆设长条石花架,供户主养花、赏花。一重天井一重厅,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砖雕、石雕、木雕和墙头彩绘是下梅古民居的一枝奇葩。民居门楼无一例外地饰以精美的砖雕,体现豪华和富贵。砖雕以浮雕为主,也有镂空雕。内容多取自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民间吉祥风物花卉等。图案讲究精雕细刻,人物造型逼真,环境描绘贴切自然,寓意深刻气韵灵活,展现了丰富的文化韵味,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在砖雕图案中,比如雕刻着书香门第家,房中的琴棋书画,天空翩翩飞来5只蝙蝠,谓之“五福临门”,蝙蝠头势朝下,与我们现在过年倒贴“福”字含意相同。壶里冒着的热气与蝙蝠相汇象征着“福气”;瓶里插着如意,象征“万事如意,吉庆平安”,瓶里插着一剑,叫“品(瓶)升一级”;一个人一脚站在一只怪兽头上则是“独占鳌头”,另有花卉祥云等图案,象征“花开富贵”、“紫气东来”之类,则不一一介绍。
石雕主要用在础石、门当、石鼓、花架、池栏、井栏、水缸等物,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品,不失为赏用兼备的工艺精品。下梅古民居的木雕亦是精彩纷呈,有挑梁、吊顶、桌椅、栏杆、窗棂、柱础等,尤以窗棂为最,窗户以透花格式为主,是四扇、六扇、八扇为一樘的格扇窗。窗棂有叙棂、平行棂等,最大限度地加以艺术化。木雕图案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动植物、人物、祥云为题材,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向善、忠孝等传统美德。
在下梅民居里,至今还保留着十几块古牌匾,内容 大体可分为堂斋题匾、寿匾和敬匾,工艺上阴刻、阳刻、边刻都有。这些牌匾内涵丰富,书法精湛,既记录了下梅村厚重的文化历史,又不失为书法艺术的宝藏。其中,清代军机大臣王杰所书的“施政堂”更是珍品。
下梅现尚存完好的民居有邹氏祠堂、西水别业、邹氏大夫第、施政堂、陈氏儒学正堂、邹宅闺秀楼、方氏参军第、程氏隐士居等民居近40幢,还有镇国庙、天一井等古建筑。
邹氏祠堂——位于当溪溪北,临溪,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占地约200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由邹氏茂章、英章史弟合资修建。祠门以幔亭造型,对称布列梯式砖雕图案,为体现中国家族敦本传统,特饰有“木本”、“水源”这篆刻书法两幅,意即家传宗法血缘有如木之本、水之源,生息相关。祠门前设有拴马石,抱鼓石,供前来祭祀始祖的后代驻停。祠内供有祠规、家祠史略的碑刻。主厅敞开式,两侧为厢房,楼上为观戏台。前廊为精巧木柱拱架,造型别致,可悬宫灯、花灯。照壁为四扇合一的木雕画屏门,主体表现为伦理、宗法、生活情趣。其风火墙为双波造型,气势宏阔。祠内备有宴会设备、祭坛,由于文革期间毁坏严重,现已不存。
邹氏大夫第—— 位于下梅村北街,为清代建筑,因屋主曾获朝廷诰封“中宪大夫”而得名。宅第大门口地面由青石铺设,两旁的拴马石和旗杆石仍保存完好。大门面壁全部用砖雕装饰,题材丰富,形象逼真,富有生活气息,手法以浮雕和透雕相结合,层次分明,构图得体。两厢的隔窗均饰以木雕,分别雕刻蝙蝠、花卉、几何图形等,把屋宇烘托得富丽堂皇。屋内的雀替也都用木雕装饰,柱子原先都有烫金字挂抱联。每个天井都有一高一矮两个石花架。屋 后有观花赏月的花园“小樊川”,属江南园林造型,有“镜月”台、金鱼池、对弈台、石花架等。园内植有罗汉松,嵌式窗镶以双面镂花砖雕,通过借景给人以“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美学感受。整个建筑宽敞明亮,无不显示主人公的富有与显赫地位。该宅是下梅村众多古民居中保存最好的一座。2000年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达理巷 ——位于下梅北街方宅门,紧靠方宅“参军第”。该巷约修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当时下梅首富邹茂章的后裔建宅于方宅参军第南面,两户人家后墙紧贴,都无法开后门,方氏在塞外镇守边关,有军士阵亡,为忠烈门第,其眷属家贫,邹家念方家有功,常资助银两抚恤。方家感激,遂作出让墙之举。邹家开了后门,依傍方家东边风火墙造巷10余丈,耗银数百两。此巷后被 美称为“达理巷”,寓“通情达理”之意。
施政堂 ——位于邹氏大夫第右,为二厅三进结构,内有书阁、花圃,还保存广式古家俱如罗汉椅、清代风格的木床等,其精雕细刻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清乾隆间四大学士之一,时为朝廷军机大臣的王杰亲为书题的“施政堂”匾额悬挂堂上,至今保存完好。
闺秀楼 ——位于下梅北街邹家,是第宅内的附属建筑,主要供家族中黄花闺秀,妻妾小女休闲娱乐。此楼结构精巧,为双层楼面:底层木板饰以花纹;上铺方砖,图案整洁。吊顶装饰精美木刻图案,四壁雕窗,可环眺窗外山水景色。
儒学正堂 ——位于下梅北街,为二厅三进建筑,因屋主陈镛获候补儒学正堂,制匾悬于大厅,光耀门第,乡人称其府第为“儒学正堂”,宅内设私塾,上厅有赏月楼等附属建筑。目前宅内还保留多张半月型 木桌。陈镛获第一名贡元,候选儒学正堂的捷报历经百年,至今还贴在屋内墙壁上,文曰“贵府陈老爷名镛,奉旨乡荐以五经中式第一名贡元,咨 吏部候选儒学正堂”,“儒学正堂”的匾额也保存完好。讓村民得意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巴切科夫、建筑大師楊廷寶、上海同濟大學路秉杰教授、武漢建筑學院辛克靖教授都曾參觀考察過下梅村,并且給予了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