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九曲溪北的山谷中,距武夷山市星村镇约5公里,为宋代瓷窑遗址。窑址分布在三座小山岗上,背依青山,前临小溪。山岗上草木丛生,但地表却堆积着大量的匣钵、碗垫和瓷片,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主要烧制黑釉(兔毫盏)、青釉(珠光)茶碗。
从已收集到的瓷片看,这里所出的碗盏,胎骨粗厚,造型简朴,釉色绀黑发亮,上有兔毫纤纹,跟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的建阳水吉窑出土的乌金釉碗极为相似。北宋初年,饮茶风尚盛极一时,这种碗盏正是作为一种茶具而出现的。
宋代瓷窑遗址,是瓷器收藏者的必到之处。
如今的瓷窑只有三座草木丛生的小山岗,不过地表却堆积着大量的匣钵、碗垫和瓷片,当然不可能有捡到一个无价之宝的幸运。
景点相关资料
一、景区概述
遇林亭窑址为宋代瓷窑遗址,座落在九曲溪北的山谷中,距武夷山市星村镇约5公里。窑址分布在三座小山岗上,背依青山,前临小溪。山岗上草木丛生,但地表却堆积着大量的匣钵、碗垫和瓷片,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主要烧制黑釉(兔毫盏)、青釉(珠光)茶碗。
从已收集到的瓷片看,这里所出的碗盏,胎骨粗厚,造型简朴,釉色绀黑发亮,上有兔毫纤纹,跟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的建阳水吉窑出土的乌金釉碗极为相似。北宋初年,饮茶风尚盛极一时,这种碗盏正是作为一种茶具而出现的。
遇林亭窑址的发现,对于了解宋代闽北地区劳动人民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研究中国陶瓷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遇林亭窑址博物馆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沉寂的窑场",用各种照片、图象、壁画反映了遇林亭窑址的地理环境、窑址分布、周边景致辞等总体状况;第二部分是"考古揭秘",介绍了发掘古窑址的前后过程;第三部分是“茶艺明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展示了中国茶文化的深厚低蕴,着重介绍了武夷山“茶道”直接相关的历史记载、诗文典故等。
游客可以制作自己喜爱的陶器。
二、遇林亭的由来
遇林亭一地名,当时窑址所在地为星村——崇安的官道所贯穿,为方便行人,当地善人捐资搭盖有一风雨亭,约九百年前,就在这风雨亭中发生了一件事,影响了这周围几百年。相传在北宋末年,中原大地兵燹四起,民不聊生,百姓纷纷向南逃难,有一天北方某个大名窑的烧窑师傅林某携家小逃难路过此地,逢天下大雨在风雨亭中歇息,偶遇两位林姓同宗,一为建州水吉窑制陶师傅因找寻瓷土原料到此:一为当地人系风雨亭四周山场所有者。因言及此地山形宜窑,山—上松柴、瓷上等原材料充足,且交通便利:如能造窑烧瓷,包管赢利丰厚。三人越说越投机,最后决定三人合伙在此地营造窑场,一人出场地及心场,一人负责制坯技术,一人专责造窑烧制。由于各方面条件得天独厚,加上三人齐心协力,第一窑试烧便获成功,打出了品牌,窑场越来越火,生意越来越旺,为纪念三人的偶遇,便将初次相聚的风雨亭命名为“遇林亭”。从此窑因亭名,产品销往四方,声名远播。时间长了,遇林亭不但成了窑场的名字,也就自然的成了地名,一直叫到现在。
三、遇林亭特色
这遇林亭窑在宋代烧制什么产品?为何声名如此好呢?这是当时林姓制陶师傅拿的主意,烧制当时风行全国的斗茶用具——黑釉盏(碗),同时也兼烧一些日用青釉瓷器。宋代饮茶习俗斗茶,即先把半发酵的茶膏用净纸密裹捶碎,而后将碾成白色的细茶末放入烤热的茶盏内,再分四次三注初沸的汤水,至水面浮起一层白色茶沫,即可斗试。习茶色白,故以黑盏斗试最佳,形成了全国上下对黑盏的青睬,建州水吉窑生产的黑釉建盏由于釉色、胎骨谙般优点,被斗试家推崇为权品,以致宋朝皇帝宋徽宗在其亲撰的《大观茶论》中称道:“盏色贵背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如兔毫,最为要用”。时人描述建盏:色黑如漆、银斑如呈、器重如铁、三声如馨,后来建窑还奉旨烧制贡品茶盏。相传当时永吉有窑99座,产品仍供不应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遇林亭窑参与生产黑盏,在建窑烧陶师傅林某等人的努力下,制作出了上品的黑盏,不但有建窑常见的样式、釉色,如兔毫、鹧鸪斑、油滴、绀黑等,还创新出一种新品种——描金彩、银彩黑盏(可能系北方窑师将定窑的描金工艺嫁接黑盏上)《福建文博》19印年2期《闽北古瓷窑址的发现和研究》中认为:“闽北仿建窑作品以遇林亭、茶洋二窑最为成功,足可媲美。”遇林亭窑的黑盏很受市场欢迎,产品供不应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