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单是昆曲,还有4元一杯的清茶,不管听不听得懂,往那一坐,也会感觉自己风雅很多。
景点相关资料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又称昆山腔或昆剧,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嘉靖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吸取海盐腔、戈阳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创造闻名的“水磨腔”,使昆曲音乐获得很大的发展。昆曲有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声腔系统。它的剧目丰富,曲调清新婉转,表演优美动人。乐队以笛子主奏,兼用管(萧)、笙、琵琶等乐器。它的音乐曲牌、表演舞蹈对其他剧种影响很大。昆曲有南昆北昆之分,流行于北方地区称为北昆,流行于江浙一带者称为南昆。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学忠大使代表中国领取了证书。宣布的代表作共有19个,中国昆曲艺术荣登榜首。获得这一称号的亚洲国家最多,共有6个。欧洲5个,美洲4个。中国昆曲艺术是4个唯一被国际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并授予代表作荣誉称号的项目之一。
中国昆曲博物馆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报告国家文化部,并经文化部正式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的昆曲专业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建于昆曲的故乡苏州古城区内中张家巷,坐落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晋会馆内。中国昆曲博物馆的前身是建于1986年的苏州戏曲博物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中国昆曲博物馆现收藏有全国最多的昆曲抄本和珍贵脚本,以及数以千计的昆曲文物、实物和资料。昆曲博物馆内有精美的清代古戏台以及《昆曲江湖脚色行当行头展示》、《与古人交——昆曲文物史料展》、《兰苑书香——昆曲作家与作品》等多个展室、展厅,现正在筹建《昆曲音像视听中心》,每星期并有昆曲星期专场演出。
2003年11月22日中国昆曲博物馆在苏州正式揭牌开馆。中国昆曲博物馆是在原来的苏州戏曲博物馆基础上筹建的,博物馆充分利用古建筑的环境优势,营造古典昆曲的艺术氛围,并以兰花为主要的观赏植物,来突出古典昆曲的清新淡雅。
代表曲目有:梁辰鱼的《浣纱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等。